-
內設機構
-
專門委員會
-
直屬單位
-
直屬商會
全國工商聯女企業家商會 全國工商聯金銀珠寶業商會 全國工商聯美容化妝品業商會 全國工商聯水產業商會 全國工商聯烘焙業公會 全國工商聯五金機電商會 全聯房地產商會 全聯民間文物藝術品商會 全國工商聯紡織服裝業商會 全國工商聯汽車摩托車配件用品業商會 全聯旅游業商會 全國工商聯家具裝飾業商會 全聯民辦教育出資者商會 全聯書業商會 全聯并購公會 全國工商聯石油業商會 全國工商聯石材業商會 全國工商聯廚具業商會 全國工商聯禮品業商會 全聯農業產業商會 全聯新能源商會 全聯冶金商會 全國工商聯紙業商會 全國工商聯醫藥業商會 全國工商聯汽車經銷商商會 全聯科技裝備業商會 全聯環境服務業商會 全聯城市基礎設施商會 中國民營經濟國際合作商會 中非民間商會 中國民營文化產業商會
工作動態
日前,全聯城市基礎設施商會(以下簡稱基礎設施商會)與中國注冊稅務師協會(以下簡稱中稅協)在京召開《支持平臺經濟健康發展的稅收政策研究》課題報告結題會?;A設施商會副會長楊玉、秘書長程林,中稅協副會長李林軍、副秘書長張曉平等參加結題會。承擔課題調研并撰寫課題報告的稅務師行業代表、國務院研究發展中心宏觀經濟部有關人員對調研結果進行了闡述和交流。
今年初,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制定發布《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關于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明確指出,互聯網平臺,是指通過網絡信息技術,使相互依賴的雙邊或者多邊主體在特定載體提供的規則下交互,以此共同創造價值的商業組織形態。平臺經濟正是通過運用互聯網平臺參與市場經濟活動的一類經營模式。為促進平臺經濟規范有序發展,今年以來,全國各地對平臺經濟都開啟了最強監管。
作為監管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稅收監管對于促進平臺經濟的創新健康發展也不可回避?;A設施商會和中稅協實施的調研活動主要圍繞平臺經濟的稅收政策和稅收治理中存在的問題開展,并在調研基礎上,借鑒國外相關方面經驗,重點對共享經濟平臺、電商平臺、金融平臺等進行了系列研究,就完善征管制度、建立涵養稅源的政策制度提出建議。
國融興華稅務師事務所技術總監王國錄以個人所得稅為例提出了一直以來困擾著納稅人和稅務機關的稅目界定問題,共享經濟商業模式下,經營者個人通過平臺銷售服務,究竟應適用“勞務報酬所得”還是“經營所得”。此外,共享經濟情況復雜,對傳統的機構所在地稅收管轄和收入來源地管轄提出了新的挑戰。
在談及完善電商平臺稅收政策建議時,中稅科信稅務師事務所總經理李鴻艷提出,稅收政策不應搞“雙重標準”,寬待電商而苛責實體,在創新電商稅收制度時,要統一線上線下稅收制度和規則,推進電商稅收制度扁平化、簡潔高效發展。
互聯網金融平臺的經營模式可以區分為互聯網銀行和第三方支付,中聯稅務師事務所執行總裁朱斌以微眾銀行和財付通為例,對互聯網金融平臺及其稅收合理性進行了評述。在談到互聯網金融平臺的稅收制度設計時,朱斌認為,目前我國的稅種能夠覆蓋平臺經營產生的稅收,并提出結合互聯網金融平臺的貸款及其風險管理模式特點,以及區別于傳統線下銀行的特點,合理設定貸款損失準備金的扣除標準和可抵扣進項稅額設計的建議。
中瑞稅務師事務所總經理郭丹丹結合調研樣本企業剖析了平臺經濟下納稅義務發生時間難以準確判定、發票虛開風險高居不下等現存問題,并從加強新業態立法工作、充分利用區塊鏈等先進技術以及通過加強部門間聯合監管從而防范系統性風險的角度對支持平臺經濟發展提出了建議。
德勤稅務師事務所高級經理孫平平則主要分享為應對數字經濟帶來的稅收挑戰全球開展的一系列國際稅收改革的進展情況以及簡要介紹幾個國家在對參與平臺經濟活動的納稅人進行稅收征管所采取的措施。
李林軍介紹,近年來,各類互聯網平臺加速發展,推動平臺經濟的規范健康發展既要兼顧當下也要著眼長遠。8月27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在京發布的第4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11億,互聯網普及率達71.6%。10億用戶接入互聯網,形成了全球最為龐大、生機勃勃的數字社會。商務部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8月,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66340億元,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3.6%??梢娖脚_經濟發展之快速,在改變傳統交易模式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如不正當競爭、引發數據安全風險、金融風險等一系列棘手問題。稅收治理作為社會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可或缺,通過完善新經濟業態下的稅收治理能力和手段,進一步規范平臺經濟的健康發展。中辦、國辦在《關于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中明確提出,深入推進精確執法、精細服務、精準監管、精誠共治,積極發揮行業協會和社會中介組織作用,通過加強社會協同,持續深化拓展稅收共治格局,此次調研活動就是一次很好的體現。國家稅務總局黨委書記、局長王軍到中稅協調研時指出,稅務師行業是涉稅專業服務的主力軍,注冊稅務師協會是征納溝通的橋梁,接下來,中稅協將站在更高的起點上,著力加強專業性理論研究工作,切實發揮好連接納稅人和稅務機關的橋梁紐帶作用。
楊玉提到,7月,交通運輸部、國家郵政局等七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做好快遞員群體合法權益保障工作的意見》,8月,國務院印發《“十四五”就業促進規劃》,為互聯網平臺經濟在支持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持續穩定發展、增加就業上提供了制度方面的保障。希望各大平臺取消不合理的限制和壁壘,支持勞動者就業創業,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發展,這也是健全職業分類動態調整機制,持續開發新職業、發展新職業標準的強足動力。隨著靈活就業平臺合法規范的發展,稅收征管和稅務監管也被同時提到了一個嶄新的要求和標準上,下一步,數字監管,甚至是區塊鏈監管將成為平臺經濟稅收監管的發展方向。稅務監管將伴隨著經濟領域的迭代升級進行不斷的調整和完善,成為促進社會發展、穩定就業的“催化劑”。
與會人員認為,調研活動和課題研究成果頗豐,促進了平臺經濟經營者和稅務機關之間的溝通和理解,為繼續完善我國平臺經濟稅收治理提供了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