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震宇:永葆勞動本色 貢獻智慧力量
發布日期:2021-02-08 信息來源:宣教部 【打印】 分享到:
特變電工山東魯能泰山電纜有限公司設備部技術組長李震宇
在全國就業與社會保障先進民營企業暨關愛員工實現雙贏表彰大會上的交流發言
非常榮幸能夠榮獲“全國熱愛企業優秀員工”這份無比珍貴的榮譽。這不僅是我個人的榮譽,更是山東省這塊好客沃土和特變電工創業平臺給予我最大的信任與支持。榮譽的取得,離不開廣大干部職工和工會干部的共同努力,離不開公司黨政領導對工會工作的支持。在此,我真誠地向長期以來一直支持和關心關愛我們的各位領導表示由衷的感謝!此刻,在這里發言,我倍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將繼續不遺余力地為企業發展盡職盡責,決不辜負各級領導和同事的信賴。
我們公司始建于1950年,前身為山東電纜廠,是特變電工輸變電產業的核心骨干企業、山東省百年品牌重點培育企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公司傳承70年電線電纜制造和服務經驗,是國家大型電線電纜研發制造出口基地、國內電線電纜行業的領軍企業。2020年,魯纜公司克服新冠疫情帶來的影響,戰疫情、抓經營,奪取了抗擊疫情和經濟發展的雙勝利。簽約、收入、產值等關鍵核心指標全面實現正增長,企業經營形勢持續向好。
我自1990年加入山東電纜廠,今年工齡剛好滿三十年,這一年,我被公司隆重授予特變電工三十周年紀念獎。三十年的光陰,我從一名普通的電工,一步步成長為今日的設備部技術組長,大家都稱呼我“設備大師”。我所帶領的團隊現有16名成員,平均年齡38歲,均持有技師及以上技能等級資格證。近年來通過開展智能化改造、精益改善等系列工作,全力打造數字化工廠,累計為企業創造效益5000余萬元。
堅持創新維修管理。通過多年的潛心研究,創立維修“十加一”管理模式,涉及費用預算、維修計劃、備品備件、維修檔案、專業點檢潤滑、技能培訓、員工績效、數據分析、設備精益、日常管理等十個模塊,加上一個班組基礎管理,推動維修觀念由被動向主動維修轉變,由經驗積累向大數據分析方向發展,設備維護工作已發展到預知維修、精益維修、數字維修。通過系列創新,設備維護水平不斷提高,停機率降低22.2%,日常維修次數降低45.7%,預知維修次數提高99.9%。該創新管理模式榮獲“第四屆全國設備管理與技術創新成果二等獎”。根據此項成果所拍攝的微視頻作品《設備維修管理創新》在第二屆工業微電影大賽中榮獲“最佳導演獎”。我本人也先后榮獲“中國機械工業技能大師”“泰安市首席技師”“山東省國防機械電子工會五一勞動獎章”“山東省突出貢獻技師”“齊魯首席技師”等多項榮譽稱號。
智能化改造成果豐碩。對于企業而言,智能化改造是建設數字化工廠的關鍵環節,我作為主導力量,主動承擔起生產自動化工作,近三年累計實施三化項目35項,從產能提升、效率提升等方面獲取效益2200余萬元,降低維修、能耗等各類成本費用180余萬元。
精益改善效果顯著。2018年以來,先后完成精益改善項目24個,項目收益400余萬元,降低維修工時、產品返工工時等1400余小時。我所主導的項目成功獲取專利11項,成果全部轉化,產生經濟效益850余萬元;通過合理修舊利廢、盤活閑置設備節約費用490余萬元;變故障維修為預知維修,主動利用停機間隙開展預修2100余項,有效預防3次突發故障,減少損失10萬余元;我將發生過的維修案例逐項進行梳理,經過驗證后專項形成故障應急預案,用實際行動切實保障生產,贏得客戶的一致好評。
言傳身教培養人才。作為一名黨員,時刻謹記要從我做起,要始終保持先進性,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在保持自我進步的同時,始終高度重視人才培養,利用技能大師工作室平臺,耐心傳授工作經驗和維修技術,被公司聘為專業內訓師。近年來,累計培養出18名技師、26名高級工、38名中級工、22名初級工;為提高學習質量,主張以賽代考,組織學員積極參加技能大賽,成功承辦多次泰安市技能大賽、青工技能大賽,累計10余人獲得佳績,員工鉆研業務、創優爭先、矢志成才的氛圍愈發濃厚。
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作為企業的老員工,在沐浴企業溫暖陽光,分享企業發展成果的同時,用心開展豐富多彩的關心關愛員工活動,將員工時刻放在心上,想員工之所想,急員工之所急,及時為困難員工送幫助,熱心為大齡青年找對象,切實為員工排憂解難。積極參與各類志愿服務活動和扶貧捐款活動,帶頭履行社會責任。
最后,感念之深,心潮澎湃?!笆奈濉?,我們國家開啟了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我們企業也確立了奮進新時代的發展戰略。作為企業發展的一員,我要團結帶領我的團隊,“爭做創新發展拓荒?!?,不懼風雨、迎難而上,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以管理創新為抓手,以優異的成績回報我的團隊、我的企業、我的故鄉,向建黨100周年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