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縣域經濟發展迎來“加速跑” 推進實施“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區域發展布局
發布日期:2021-04-28 信息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打印】 分享到:
縣域經濟的發展是湖北經濟發展的短板,湖北要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做好縣域經濟這篇文章。
這在湖北已經形成了共識。2018年湖北省委、省政府就出臺了《關于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在這個《意見》中,湖北省委、省政府描繪了縣域經濟的發展藍圖:經過3至5年努力,湖北縣域生產總值達到3.5萬億元左右,GDP過500億元的縣(市、區)達到20個,其中過千億元的縣(市、區)3個。
今年3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了《關于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體現了對中部地區加快崛起的高度重視。如何落實總書記的指示、把湖北打造成為全國重要增長極,成了擺在湖北黨政一把手案頭的重要工作。
4月以來,湖北就如何發展好縣域經濟,做出了一系列行動。
在4月2日召開的“全省區域發展布局暨縣域經濟工作推進會”上,湖北省委書記應勇強調“全域協同發展,差距在縣域、潛力在縣域、關鍵在縣域”,并發出了三問——浙江為什么強?河南為什么超?安徽為什么快?
會上審議通過了《關于加快全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要抬高底板,加快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按照應勇的說法,就是要實施“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區域發展布局。
4月14日到17日,應勇、湖北省省長王曉東帶著黨政代表團赴上海、江蘇、浙江等地。一方面是合作,另一方面則是學習,而縣域經濟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項內容。
考察結束第二天,4月18日上午,湖北省舉行黨政代表團赴滬蘇浙考察總結交流暨市州黨委書記座談會。
在座談會上,針對縣域經濟的發展,應勇強調,“唯有思想破冰才能發展突圍,唯有改革開放才能闖出新路,唯有干在實處才能走在前列?!?/p>
應勇說,多一些“以上率下、親力親為”,少一些“紙上談兵、高調表態”;多一些“三更燈火、脫鞋下田”,少一些“好高騖遠、坐而論道”;多一些“吹糠見米、刀下見菜”,少一些“空喊口號、花拳繡腿”。
4月20日,王曉東主持召開了“縣域經濟督促工作會議”,意在“鞭策滯后縣(市、區)對標先進、查找不足”。
根據湖北縣域經濟現實情況,雖然2020年湖北省有7個縣市進入百強榜單,但縣域經濟總量突破千億、排名前五十的市縣均為“零”。
面對坐在對面的縣(市、區)政府主要負責人,王曉東問道,“為什么條件差不多的縣,發展差別卻那么大?”他認為,主要還是思想解放不夠,思路不夠清晰、作風還有差距。他要求,縣域經濟發展滯后縣(市、區)要奮起直追,以思想破冰引領發展突圍。
“面對一時的落后,不要有定局的思想,要有破局的勇氣;不要有跟跑的依賴,要有領跑的追求;不要有盲動的狀態,要有快進的節奏?!蓖鯐詵|說。
除此之外,今年以來,為發展縣域經濟,湖北方面也出臺了不少重磅文件,如《關于推進“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區域發展布局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快全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關于培育壯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意見》等。
這些文件就湖北省縣域經濟的發展,給出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在財政上,連續三年對實行省管縣財政體制的縣(市),當年稅收增長超出全省平均水平的上劃省級增量部分給予全額獎勵;在技改上,省市縣聯動支持縣域制造業技改擴能,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在金融上,鼓勵商業銀行在縣域設立分支機構;在土地保障上,提高用地效率;在農業上,突出了全產業鏈理念,提出建立省領導擔任重點產業鏈鏈長制,實施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十百千萬”工程;在激勵約束上,提拔在推動縣域經濟發展中表現突出、實績明顯的干部等。
如何將政策落到實處?在諸多的政策中,有一條特別引人注目:全國百強縣(市)、經濟發達鎮主要負責人可由上一級領導班子成員兼任。今后新進入全國百強的縣(市),黨委書記符合提拔任職條件的,優先提拔擔任市州領導班子成員并兼任縣(市)黨委書記。
應勇指出,要選優配強縣市領導班子特別是黨政正職,圍繞發展第一要務,把講政治、懂經濟、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領導干部選出來、使用好。
為此,湖北省委決定將在3年內分別各選派100名干部到上海和浙江跟班學習,確保全省每個縣、市、區均有1名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參與。
4月23日,湖北省第一批選派的62名干部啟程奔赴上海和浙江,開展為期3個月的學習。其中,如何發展好縣域經濟,就是這次學習的一項重要內容。
如今,湖北省縣域經濟的發展有了更加明確的目標,那就是到2025年底,湖北省地區生產總值超500億元的縣(市)達到20個左右、超800億元的5個;“全國百強縣(市)”數量中部領先、位次前移,五十強縣(市)實現零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