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優化營商環境 激活發展動能 隴原民企力量】激發企業活力 構筑民營經濟發展高地——甘肅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綜述
發布日期:2021-10-11 信息來源:甘肅省工商聯 【打印】 分享到:
民營經濟是非公有制經濟的主要組織形式,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成果,也是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進一步加大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力度,使民營經濟成為創業就業的主要領域、技術創新的重要主體、國家稅收的重要來源,在推動市場經濟發展、政府職能轉變、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國際市場開拓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充分展示全省民營經濟發展成果,反映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經驗和成功探索,深入宣傳各地各部門各單位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措施成效,甘肅日報從今日起推出《隴原民企力量》專欄,為民營經濟發展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敬請讀者關注!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論述,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多次召開會議,研究部署民營經濟發展工作,將培育壯大民營經濟作為推動全省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全省工信系統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努力激發民營經濟活力和創造力,持續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政策法規是前提保障。為此,我省對《甘肅省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條例》進行了修訂,并先后出臺了《甘肅省促進中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關于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進一步健全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政策體系,吸引各類市場主體在甘投資興業。今年前7個月,中小民營企業在我省新投資項目992個,簽約額4020.98億元,占全省簽約總額的82.76%,累計到位資金431.21億元,占全省新建項目總到位資金的68.13%。
與此同時,推動“不來即享”,落實惠企政策,持續減輕企業負擔。省工信廳依托甘肅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啟動甘肅省涉企政策精準推送和普惠政策“不來即享”服務系統建設,鏈接省政務服務平臺和相關部門現有平臺,實現可在線辦理涉企事項896項,有效提升融資、減稅降費等涉企事項辦理便捷度。今年上半年,全省共為33.85萬戶企業減免稅費19.1億元,為4.45萬戶企業減免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1.05億元。
為了支持引導全省中小企業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我省加大培育力度,健全培育路徑。今年,省財政廳統籌安排的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達到5000萬元,省工信廳已累計爭取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1.12億元。到“十四五”末,力爭培育“專精特新”庫入庫企業1000戶以上,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400戶以上,推薦認定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00戶以上。
強化金融服務方面,我省鼓勵金融機構將更多資源向中小微企業傾斜,積極培育科技型、創新性、成長型優質中小企業在主板、創業板、科創板和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及區域性股權市場上市。截至目前,甘肅股權交易中心“專精特新板”已正式開板,天光半導體等6家“專精特新”企業首批掛牌運營;金融機構銀行業三年新增1000億中小微企業專項貸款已新增貸款845億元;甘肅金控擔保集團為11091戶小微企業提供貸款擔保85.35億元;省金融監管局推動建設的“隴信通”平臺已注冊企業4343家,入駐金融機構122家,發布金融產品369項,企業用戶申請融資1522筆135.68億元,撮合實現融資1035筆71.15億元。
此外,我省還加強清欠力度,保護企業合法權益,為中小民營企業發展保駕護航。自2018年12月開展清理政府部門、大型國有企業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專項行動以來,已累計清償無分歧賬款315.21億元,提前完成國家“無分歧欠款清零”要求。為進一步健全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業賬款長效機制,我省還從強化政府投資項目和預算審核等5個方面提出了22條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業賬款的具體舉措,并開發甘肅省違約拖欠中小企業款項登記(投訴)平臺,使企業欠款投訴能夠在線受理、分辦、反饋。今年以來,共受理轉辦拖欠中小民營企業投訴線索214件,經核實已清償16191.43萬元。
與民營企業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我省民營經濟發展環境不斷優化。今年前8個月,全省新設立市場主體19.82萬戶,同比增長4.79%;全省規模以上工業民營企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19.2%,增速為15.8%,比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速高5.3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