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光彩會錨定“精準”助脫貧
發布日期:2021-06-22 信息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打印】 分享到:
據不完全統計,北京市光彩事業促進會在“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中共引導民營企業幫扶1155個村,幫扶貧困人口8175戶,6萬余人;產業幫扶3.3億元,惠及5811人;就業扶貧735萬元,惠及259人;公益幫扶3925萬元,惠及54155人。去年是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北京市光彩事業促進會持續開展“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加大統籌推進,助力受援地區打贏脫貧攻堅和疫情防控兩大戰役,取得階段性成果。截至去年年底,由北京市光彩會推薦的4個重點項目全部入選全國光彩事業重點項目,數量位居全國前列。
助推脫貧攻堅有辦法
據悉,北京市光彩會結合北京市社會力量助力掛牌督戰工作有關要求以及北京市對口支援地區實際情況,成立工作專班,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動員20家民營企業、社會組織“一對一”幫扶新疆和田地區(墨玉縣、洛浦縣)20個掛牌督戰村,兩次組織結對企業赴和田掛牌督戰村進行考察、對接、結親。截至2020年10月份,所有協議幫扶項目全部完成,其中投入資金、幫助就業、消費扶貧已完成比例超100%;產業幫扶項目全部完成;資助弱勢群體,受益人數達1329人。在掛牌督戰任務之外,還組織宜信公益基金會在和田開展“?!必愑媱?,為2221名新疆貧困兒童完成投保;博龍陽光公司與和田地區昆玉市黨委組織部簽訂節能環保產業扶貧協議,投資1000萬元并捐贈50套智能路燈節能產品。
據悉,北京市工商聯主席燕瑛親自帶隊赴各區工商聯、商會等開展脫貧攻堅、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系列調研,走訪民營企業,聽取企業參與產業幫扶、消費幫扶、公益幫扶、健康幫扶等工作開展情況;黨組書記趙玉金帶隊赴新疆和田掛牌督戰村對接考察幫扶項目;幾位副主席分別帶隊參加光彩事業“和田行”“西藏行”“內蒙行”。
同時,北京市光彩會與北京市扶貧支援辦等8部門聯合印發《北京市2020年消費扶貧行動方案》。與建行北京分行合作,在善融商城建設“光彩北京消費扶貧館”,在線銷售北京市對口幫扶8省90個縣的扶貧產品,截至2020年10月底,“光彩北京消費扶貧館”銷售北京市對口支援幫扶地區產品1200萬元;指導國美集團啟動“精準扶貧愛心超市”,由北京市工商聯援派干部牽頭精選數百種對口幫扶地區的農特產品線下銷售,在國美網站同步上線扶貧產品,打造線下、線上相互融合的消費扶貧模式;組織召開消費扶貧座談會,推行“光彩惠民萬里行”“光彩惠民直播平臺”“品嘗式自助售賣機”等消費扶貧新模式。
助力疫情防控有行動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北京市光彩會迅速行動,向北京市各區工商聯、商協會、北京市民營企業發出《關于助力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的倡議》,制定《北京市工商聯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方案》;率先向全國工商聯報送抗擊疫情有關工作信息;積極協調相關企業,通過參與武漢應急醫療工程建設、捐款捐物、保障商品供應及穩定價格等多種形式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據不完全統計,北京市951家民營企業、商會等為疫情防控捐款捐物共計21.15億元,其中成立疫情防控專項基金13.93億元;捐贈現金4.67億元;捐贈物資價值2.55億元。
與此同時,北京市光彩會組織商會積極動員民營企業參與“知名民企助力疫后重振脫貧攻堅湖北行”“光彩惠民萬里行·助力十堰經濟振興”公益直播活動,籌集100萬元捐款和防疫物資,全部贈予湖北省十堰市政府,助力十堰經濟振興發展。
引導民企有成效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北京市工商聯下發《關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間民營企業復工復產工作的通知》,制定《北京市工商聯全力做好穩就業保就業工作措施》,整理報送各類問題建議類信息40余篇,其中部分建議得到北京市領導批示,被納入北京市《關于進一步支持打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若干措施》。利用各類信息平臺和媒體平臺,大力宣傳中央和北京市的復工復產和就業政策,引導民營企業不裁員、不減薪。與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教委、市總工會組織民企招聘月活動。組織各區工商聯、所屬商會、民營企業填報《2020年民營企業招聘月用工需求調查表》,面向2325家民營企業,提供崗位信息數近10萬個;面向2020屆高校畢業生提供崗位數2.1萬余個;面向貧困勞動力提供崗位數1.5萬余個,面向失業人員提供崗位數3.5萬余個;面向困難企業職工提供崗位數1.2萬余個,簽訂就業(意向)協議5708人。及時將梳理好的穩崗擴崗政策,特別是“降、返、補”等減輕企業負擔的政策,形成惠企“政策服務包”,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集中解讀,2萬余家民營企業參與直播授課。
同時,為引導民營企業進一步積極履行社會責任,2020年,《北京民營企業社會責任百強調研分析報告》連續第三年發布。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北京市民營企業社會責任百強已有86%成立了扶貧工作部門;68%立足貧困村資源特色與發展需求,因地制宜,采用產業扶貧、電商扶貧、消費扶貧、就業扶貧、教育扶貧等多種模式帶動貧困村脫貧致富;452個貧困村或低收入村簽訂結對幫扶協議;93%扶貧投入累計突破10億元,達13.1億元。